健康科普
疫苗的“前世今生”,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几个世纪以来
人类一直在寻找
免受致命疾病侵袭的方法
直到
疫苗的诞生
疫苗的研制与改进
是一部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史诗
人类一步步攻克了天花、狂犬病
脊髓灰质炎、乙肝、黄热病……
疫苗有着极尽曲折的诞生历程
饱含着无数科学家呕心沥血的努力
疫苗的由来
“vaccine(疫苗)”一词取自拉丁语中的"牛"(vacca),源于牛痘接种预防天花。
天花——一种由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通过飞沫、接触传染,会使人产生麻子脸、眼瞎或耳聋等后遗症。
天花病毒
天花曾被称为“最公平的杀手”,无论贫富贵贱,皆难逃其魔掌。
1715年,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在凡尔赛宫病逝,这位统治法国72年的君主,最终败给了天花病毒。无独有偶,中国清朝的顺治皇帝也在24岁的盛年因天花离世。


英国乡村医生詹纳的牛痘接种是一个革命性的突破。他发现挤奶女工感染牛痘后不会得天花,1796年5月14日,他成功为一名叫詹姆斯·菲普斯的男孩接种牛痘,开创了现代疫苗学的先河。
1796年爱德华·詹纳开创接种牛痘疫苗
这么可怕的恶魔在1980年被宣告彻底消灭,成为迄今为止人类唯一彻底消灭的传染病。
自天花疫苗发现后的300年间,疫苗研发经历了3次革命。
第一次疫苗革命
始于19世纪末:巴斯德研制成功鸡霍乱疫苗(1879)、炭疽疫苗(1881)和狂犬疫苗(1885)
他的革命性突破在于发现:通过生物传代培养(将病原体在非自然宿主中连续传代)和物理化学处理(如高温或化学试剂),可以削弱病原体的毒性。

路易·巴斯德
这种通过人工干预改变病原体特性的方法,使疫苗生产摆脱了依赖自然弱毒株的限制。到1900年,霍乱、鼠疫、伤寒等疫苗相继问世,人类终于拥有了主动制造免疫盾牌的能力。
第二次疫苗革命
20世纪80年代:其标志是以酵母制造乙肝疫苗,使疫苗的研究从整体病原体水平进阶到分子水平
1984年,默克公司利用该技术实现乙肝疫苗工业化生产,使全球新生儿乙肝感染率在30年间下降93%。
乙肝疫苗
百日咳无细胞疫苗(1981)、结合型肺炎球菌疫苗(1987)等相继问世,疫苗安全性实现质的飞跃。
分子水平的疫苗设计还催生了多价疫苗。
1991年上市的DTaP-IPV/Hib五联疫苗,将白喉、破伤风、百日咳、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五种疫苗合而为一,儿童接种剂次从12次减少到4次,全球每年减少1.2亿次注射疼痛。
第三次疫苗革命
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的沃夫( Wolff) 成功研制核酸疫苗
核酸疫苗颠覆了疫苗研发的底层逻辑——人类首次绕过了蛋白质生产环节,直接让细胞"阅读"基因指令。
这种技术优势在1993年禽流感疫情中初露锋芒。当传统灭活疫苗需要6个月研发周期时,科学家仅用23天就构建出DNA疫苗原型。
2019年末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成为核酸疫苗的终极考场。辉瑞/BioNTech的mRNA疫苗从序列设计到临床试验仅用66天,创下疫苗研发速度纪录。
截至2023年,全球已接种超过130亿剂新冠疫苗,其中核酸疫苗占比超过45%,这种曾经被视为"未来科技"的平台,终于完成从实验室到普罗大众的飞跃。
生命的礼物
现代医保体系中的疫苗守护
• 一类疫苗(免费疫苗)构筑起全民健康的基础防线:新生儿24小时内接种的乙肝疫苗,有效阻断了"乙肝-肝硬化-肝癌"三部曲;卡介苗让结核性脑膜炎发病率下降90%;脊灰糖丸使中国在2000年实现无脊灰状态。
• 二类疫苗中(自费疫苗)HPV疫苗自2022年起纳入多地医保,九价疫苗覆盖率在重点城市已达68%;肺炎13价结合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后,5岁以下儿童肺炎住院率下降41%。

常见疫苗分类及代表
END
当我们在社区卫生中心
轻松接种疫苗时
不应忘记
每一支疫苗都凝结着跨越三个世纪的科技积淀
承载着无数科学家在实验室不眠之夜的坚守
这是人类献给生命的礼物
更是文明对抗无序的永恒勋章
如您有疫苗接种需求
请前往成都双楠医院进行接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