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中心

Cardiovascular
Center

当前位置:首页心血管中心特色医疗

特色医疗

Featured Medical Care

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介入干预(PCI)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一种常用而又有效的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适应症:

1、不明原因的胸闷、胸痛,无创性检查不能确诊,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或需准确排除冠心病的患者;

2、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如顽固的室性心律失常或新发传导阻滞,有时需冠状动脉造影除外的冠心病;

3、不明原因的心肌标志物或脑钠肽增高,不排除冠心病需行冠脉造影明确诊断; 

4、不明原因的左心功能不全,需要鉴别是扩张型心肌病或缺血性心肌病所致,往往需要行冠状动脉造影;

5、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复发心绞痛,需要行冠状动脉造影进一步评价;

6、先天性心脏病和瓣膜病等重大手术前,年龄>50岁,其易合并有冠状动脉畸形或粥样硬化病变,需造影明确以便手术时同期干预;

7、无症状性冠心病,运动试验阳性、伴有明显的危险因素的患者;

8、难以解释的心电图缺血或坏死性改变,心电图Q波,ST段改变明显患者;

9、CT等影像学检查发现或高度怀疑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或存在不稳定斑块患者;

10、临床冠心病诊断明确,行冠状动脉造影可进一步明确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程度,选择合理治疗方案。

 

哪些患者需要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PCI)?

需行PCI的患者主要基于其临床状况、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循证医学指南及医患共同决策而定,有以下几类情况:

1.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直接PCI:胸痛症状持续<12小时(I类推荐);若持续缺血(如胸痛、ST段抬高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即使超过12小时仍可考虑(IIa类)。  

   补救PC:溶栓治疗失败或再闭塞者需紧急补救PCI(I类);溶栓成功后2-24小时内常规行冠脉造影及必要时PCI(IIa类)。  


(2).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  



   高危患者:如GRACE评分>140、或动态ST-T改变、肌钙蛋白升高者,建议早期侵入策略(24小时内)(I类)。  

   极高危患者:如血流动力学不稳、顽固性胸痛、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合并机械并发症或动态ST-T变化尤其是间歇性ST段抬高者,需紧急PCI(<2小时)(I类)。

 

2.慢性冠脉综合征(CCS)

(1). 基于症状的适应证  

   稳定性心绞痛:优化药物治疗后仍存在中-重度心绞痛(CCS分级Ⅱ-Ⅳ级),且影像学证实缺血与病变相关(I类)。  

   无症状但存在显著缺血证据:如负荷试验显示大面积缺血或血流储备分数≤0.8(IIa类)。  

 

(2). 基于解剖学适应证  

   左主干病变:狭窄>50%且适合PCI(需结合SYNTAX评分及心脏团队评估)(I/IIa类)。  

   大血管近端严重狭窄  

血管支架内再狭窄或支架内血栓:既往PCI或CABG术后再狭窄导致缺血症状或证据(I类)。   

桥血管病变:CABG术后静脉桥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IIa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