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

General
Surgery

当前位置:首页普外科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Health Science Popularization

胆结石,必须切胆囊吗?

胆囊里的"小石头"是怎么来的?

胆囊像个小仓库,负责储存胆汁,帮助消化脂肪。当胆汁里的胆固醇或胆色素过多时,就会沉淀形成"小石头"——有的细如沙粒,大的能比花生米还壮实!

胆囊小石头

高危人群

1、长期不吃早饭的人

2、爱吃油腻、肥胖的“红烧肉爱好者”

3、突然暴瘦的“减肥狠人”

4、女性(雌激素:这锅我背了!)


有了胆结石,胆囊还留不留?

国内外临床指南均推荐将胆囊切除术作为其治愈手段,手术指征如下:

1、胆囊结石,无论是否有症状

2、有相关并发症,如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等

3、具有胆囊癌危险因素,如胆囊萎缩、充满型结石、瓷化胆囊、胆囊壁增厚(≥3 mm)、胆囊肿瘤性息肉等

4、合并先天性胰胆管汇合异常、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肥胖与糖尿病等

5、胆囊畸形等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微创手术,视野清晰,操作精准,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


4招招让胆囊"少长石头"

1、早饭不能省:睡醒后及时进食,避免胆汁淤积。

2、少吃“胆固醇大户”,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

3、动起来!别久坐。

4、减肥要讲究循序渐进,快速减重容易诱发胆结石。


特别提醒

胆石病的症状表现多样,除了典型的右上腹绞痛、发热寒战、恶心呕吐、胃脘闷胀、反酸嗳气等消化道症状外,还可能出现一些"迷惑性"表现:

1、右肩背部放射性隐痛或酸胀感。

2、心前区不适,易被误认为心脏病。

3、餐后饱胀、厌油腻等消化不良症状。


有的胆结石患者长期无明显症状,但这类"沉默的杀手"同样可能导致:

1、结石移位引发胆管炎/胰腺炎!

2、胆囊功能逐渐丧失!

3、胆囊癌风险提升!



建议定期腹部超声检查,尤其高危人群(40岁以上、女性、肥胖者)应每年筛查,实现"无症状早发现,小问题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