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Health Science Popularization
肠镜检查很重要,早期发现早治疗!
根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相关监测数据显示,2022 年中国新发结直肠癌病例 51.71 万例,结直肠癌死亡病例 24.00 万例。如果结直肠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将使 5 年生存率显著提高。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教授强调,45 岁以上还没有进行肠镜检查的人群,应该尽早做一次检查,高质量的肠镜检查可以显著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为什么肠镜有这个“本领”呢?
肠镜检查使用一根装有光纤设备的细长柔性管,该管通过肛门缓缓插入,一直到达直肠和结肠区域。借助于先进的电子传输系统,医生可以在连接的显示屏上实时观察到肠道内部的高清晰图像,从而详细评估肠道内有无病变。肠镜不仅能够帮助发现炎症、溃疡、息肉及腺瘤等病变,还对识别早期肿瘤性病变至关重要,是评估肠道健康的金标准。此外,肠镜还能在检查过程中进行活组织检查(活检)或摘除息肉腺瘤,一举多得。
经过多年的研究,已经可以确定大部分结直肠癌都是由结直肠腺瘤转变而来,如果在息肉腺瘤阶段进行摘除,就能避免发展为肠癌,因此大肠癌是可防可控的。
高危人群要做好肠镜检查
年龄超过 45 岁,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建议做肠镜检查:
1.近亲中有肠癌、肠息肉腺瘤病史;
2.大便隐血阳性;
3.饮食偏咸、煎炸、烟熏、腌制;
4.本人有大肠腺瘤性息肉病史;
5.炎症性肠病患者;
6.糖尿病、抽烟及大量饮酒者;
7.大便变细、排便不畅者;
8.腹痛、腹胀者;
9.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10.肠癌术后的患者;
11.肿瘤标志物异常:如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糖类抗原CA199、糖类抗原CA72-4等。
一般来说,正常人群每 2 至 3 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是较为合适的,高危人群通常每 1 年检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