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Health Science Popularization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进入发病高峰期,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每年4~7月或夏秋季都是手足口病以及疱疹性咽峡炎发病的高峰期,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的病例约95%为5岁以下儿童,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
这两种病有许多共同点,非常适合放在一起讲!今天我们就为各位宝爸宝妈进行科普。
什么是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都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病原是柯萨奇病毒A组、B组多种型别和肠道病毒71型(EV-71)等。
手足口病:以发热、口腔黏膜疱疹或溃疡,手、足、臀部等部位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为主要特征。
疱疹性咽峡炎:以发热、口腔黏膜和咽峡部疱疹或溃疡为主。
大多数的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在7~10 天内就可以痊愈。
注意事项
如果出现这些情况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持续高热(持续体温 39℃以上 ,或者吃了退热药体温还是降不下来)、脱水(眼窝凹陷,嘴唇干裂,精神萎靡)、精神状态差(体温恢复正常的时候,精神还是差,有嗜睡、不吃东西、烦躁、没有力气的症状)、肢体抖动、呕吐、抽搐、呼吸增快或者呼吸困难,四肢发凉、出冷汗,摸着皮肤湿冷。
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比如孩子摸了携带病毒的玩具或者是物体表面,再去吃手、舔手,就容易感染肠道病毒。
此外,通过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黏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也能够传播病毒。
其次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
预防措施
- 培养孩子在使用公共物品后和饭前便后正确洗手的卫生习惯。
- 使用公共物品前应先消毒;孩子常接触的物品、使用的玩具、餐具等应定期消毒。
- 做好家庭日常用品的清洁和消毒。
- 如果孩子出现发烧或皮疹的情况,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若确诊为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后,不要将患儿送至幼儿园或学校等公共场所,待患儿的症状完全消失后7天或自发病2周后才可复课。
- 接种手足口疫苗,我们国家是有针对EV71相关手足口病的疫苗。6个月到5岁的娃娃都能接种针对手足口病的疫苗,也就是EV71灭活疫苗,最好在1岁前就完成接种。该疫苗虽然不能预防所有手足口病相关的肠道病毒,但可以有效预防由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使发生重症风险降低。
部分资料参考自: 健康成都官微 、成都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