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

Ophthalmology

当前位置:首页眼科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Health Science Popularization

老花眼还是白内障?一张表教你快速区分,别让爸妈"雾里看花"!

“48岁后看手机要举远,是老花还是白内障?”

“眼前总有小黑点飘,是飞蚊症还是白内障恶化?”

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畏光…这些信号背后可能藏着不同的眼病危机!今天教你用简单方法自测白内障风险,并分清它与其他眼病的区别,抓住黄金治疗期!


1 居家自测:白内障的4个“危险信号”

测试方法:单眼交替看窗框或书本文字

【模糊度测试】

1. 单眼视物如蒙雾霾,擦眼镜也无法改善

2.夜间视力明显下降,看路灯出现“光晕”

【色彩敏感度测试】

3.看蓝色系物体变淡发黄,白纸泛黄

【重影测试】

4.单眼看直线物体(如门框)出现双重轮廓

注意:与近视散光的“持续重影”不同,白内障重影在强光下会更明显。




温馨提示:如果你测试出来有2-3项症状都符合,就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做一次眼科检查,排除是否有白内障。


2 别混淆!4大易与白内障混淆的眼病

很多中老年人遇到视力问题时,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

"我这是老花眼、白内障,还是其他更严重的眼病?""为什么换了老花镜还是看不清?"

其实,不同的眼病有着截然不同的症状表现。就像发烧可能是感冒、流感或者新冠肺炎一样,视力模糊的背后也可能隐藏着多种眼部疾病。如果不能准确区,就可能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这里通过一张表格教你简单区分。




3 这7类人容易被白内障“盯”上!

很多患者确诊白内障时都会问:"为什么是我?"事实上,白内障并非单纯的老年病,以下7类人群患病风险显著增高:

⚠️ 白内障高危人群清单:

①40岁以上中老年人:年龄是最主要风险因素

②高度近视患者:近视度数>600度风险加倍

③代谢疾病人群: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患病更早

④眼部外伤史:哪怕年轻时受伤也可能埋下隐患

⑤长期服药者:特别是糖皮质激素、缩瞳剂使用者

⑥有家族遗传史:直系亲属患病需提高警惕

⑥特殊职业暴露:长期户外工作/接触辐射人员


专家提醒

60%患者曾将白内障误认为老花眼!拖延治疗可能导致永久性失明或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一旦确诊白内障,就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进行手术治疗,目前没有药物可以用来治疗或预防白内障。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临床中很多40多岁的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进展速度远超同龄人,高危人群更要重视早筛查、勤筛查!